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解读: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
市场动态

解读: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

来源: 红网 作者: 日期: 2014/2/28 11:12:36
按照“省统筹、市为主”的原则,《绿心条例》明确了责任主体。湖南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工作,统筹处理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省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督查和服务……

  (7)违反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及《绿心条例》的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对于有禁止行为之一,造成生态绿心地区内生态破坏的,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依程度处以相应罚款。如在河道采砂将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经营水上餐饮又拒不停止营业的,将没收专门用于经营水上餐饮的设施、设备、工具等财物,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重点知识

  (1)绿心地区适用范围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确定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之间的城际生态功能区。生态绿心地区为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的交汇地区,总面积522.87平方公里,辖区有16个乡镇、1个示范区和4个街道办。“绿心”就相当于城市群“绿肺”,在景观美化、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等多个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省“两型”办委托湖南城市学院做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该规划将生态绿心地区的功能定位为:长株潭公共生态服务客厅、城市群生态空间建设样板、生态资本创新利用示范窗口。

  (2)生态绿心地区保护遵循的原则

  首先,科学规划原则。科学规划是绿心保护的第一要素。没有规划,开发就会失去方向;没有规划,建设就会失去依据。如果说,绿心地区开发与保护可以一步步来,生产、生活、生态可以逐步改善,规划则必须前瞻先行,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坚持以绿心开发规划为先导,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才能以规划的高起点实现开发的高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其次,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立为原则,是人类尊重自然的表现,体现出对“天父地母”的赤子良心。这首先意味着一种供奉,而不是自私自利的贪婪与索取。生态优先,意味着各种因素发生矛盾时,其他的因素都统统要给生态因素让路,无条件服从。进一步说,这优先的着力点,不是原封不动的消极保护,而是放在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上。

  第三,严格保护原则。“绿心”,是维系长株潭乃至湖南省生态健康的“心脏”,而无序管理下的“绿心”则可能成为“心脏疾病”高发区:建设管理混乱犹如“心律不齐”,城市用地蔓延导致城乡争夺土地犹如“心肌缺血”。绿心地区的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生态资源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只有采用严格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绿心”。 

 

  (3)三级空间管制分区

  《绿心条例》将绿心地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建设协调区”三级空间管制分区,明确了三级管制分区控制要求;在生态绿心地区禁止开发区内,除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当地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在限制开发区内,除前款规定可以进行的建设以及土地整理、村镇建设和适当的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在控制建设区内,禁止工业和其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逐步退出现有工业项目。这意味着,被纳入生态绿心地区的区域,将不再发展工业项目,原有的项目也需在规定时间内逐渐搬离该地区。

  (4)对12种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

  《条例》从生态修复、生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对12种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具体为:禁止采伐森林、林木;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禁止占用、征收或征用禁止开发区的林地用于建设项目;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禁止占用林地新建坟墓;禁止占用、开垦禁止开发区、限值开发区的湿地;禁止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擅自填埋自然水系;禁止河道采砂;禁止经营水上餐饮;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禁止设立垃圾填埋场。

推荐阅读:

建设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 郑州将打造一批亲水景观示范区

“大树进城”之风花费巨大破坏生态 专家建议当狠刹

青海:平安县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平安”

生态补偿条例草稿已经形成

(来源:红网 )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