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的讲话掷地有声:“抓"创森"工作就是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美好的城市生态,除本身的林业经济效应,还将带来投融资环境的改善;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森林生态维护等建设也是提升生态文化、改善民生的有力推手。”
市里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住建、交通、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40多人组建创森专业工作办公室。他们与各县市区及创建任务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进行了任务分解,从而构建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全力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的组织推动力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建设森林城市的大好局面。
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创森”工作强力推进。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提供指导;市政府分阶段多次召开工作督导会议,总结成效,提出要求,细化方案,对工作进展不理想的单位点名批评,有效推动着创建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动着株洲向着“创森”目标开足马力、不断前进……
绿色驱动,全面升级助发展
2013年3月,《株洲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株洲成功争取到四个外资项目,推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四个外资项目,包括世界银行对湖南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给予的400万美金贷款支持,法国开发署对湖南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给予的350万欧元贷款支持,还有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湖南油茶发展项目和中德财政合作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框架项目。
这是株洲以新举措,多渠道借八方力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个缩影。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是几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市的大事,需要各方面的保障支持。根据株洲市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2年该局就以创建为契机,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2亿元。而这对于实现“创森”的雄伟目标而言,还相差甚远。如何“集聚”资金流、人流、物流,撑起株洲“创森”的“底气”?
株洲一方面优化机制,开辟五大资金来源保障创建投入—
一是各级财政投入。将森林工程建设资金和创森办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是项目保障投入。按照“性质不变、优势互补、各负其责”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着力打造森林建设工程示范基地。三是金融信贷投入。通过市级融资平台为专项治理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畅通资本多元化注入渠道。四是业主自主投入。以财政投入为引导,项目投入为载体,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花卉苗木、油茶种植、林下经济、特色基地等项目建设。五是依托成果投入。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认养、认购绿地、树苗,企业冠名绿化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而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通过政府支持、金融助力、业主出资、社会参与,共为创建工作筹措资金31亿余元。
广泛深入加大宣传力度,市里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以社区宣传栏、户外广告牌、工地围挡、公交车载电视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关注和知晓度,让更多民间力量纷纷参与到“创森”工作中来,成为株洲迈向“国家森林城市”的巨大推力。
绿色崛起,构建未来生态城
如今,放眼株洲各地,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绿色发展景象。
“总体增绿”、“见缝插绿”、“项目添绿”……各种“绿化”措施不断升级,为美丽株洲添了一抹抹亮色—
增加造林总量,让森林走进城市。2008—2013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876.1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5.55万亩,封山育林护林271.77万亩,低产林改造216.3万亩,中幼林抚育管理272.52万亩。三年来,为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株洲市加大了造林绿化力度,每年人工造林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开展了市级绿色村庄(社区)创建工作,2012年有278个村庄(社区)达标。
提升城市绿化的质量、数量,让城市拥抱森林。按照“增花、增色、增空间和增文化”工作理念,株洲积极拓展城市森林的发展空间,2012年,完成了89个绿化提质建设项目,栽植乔灌木296834株,提质改造绿地面积137801平方米,新建绿地10111平方米。建设了多个屋顶花园、桥上花园,让绿色走进工厂、社区和校园,打造10条“一路一景、一街一品”道路景观,以立体绿化、科学绿化,打破了原有单调的绿化景观,四季花开怒放,常年色彩缤纷。
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实现城市与森林共舞。依托“一江四港”综合整治、神农城、云龙大道(长度15.8公里)、炎帝陵景观大道(6.9公里)建设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新建绿地162公顷。在市重点工程“一江四港” (“一江”为湘江,“四港”为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综合整治工程中,景观建设与重金属治理、污水处理一道重点推进,枫溪港整治后还将建城市生态大峡谷、生态湿地水生园;在神农城规划蓝图中,近3000亩的规划面积绿地竟占了2400亩,所占比例达到惊人的80%以上……
一张张“绿色”景观名片呼之欲出,一座座“绿色村庄”、“绿色学校”闪亮登场,一幅幅大美新城的山水画面款款浮现……在绿动的驱动下,工业株洲变身生态“绿洲”,向着森林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推荐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