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1日消息:“要合理砍伐老、小、病竹,留养壮竹。”7月8日,在绥宁县水口乡田凼村竹林里,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正在指导村民实施楠竹低改。通过精细管理,科学施肥,该乡4万亩楠竹低改林变成了百姓的致富林。
水口乡竹林面积达4.8万亩,系全县重要的楠竹基地。近年来,该乡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示范,组织干部群众投身楠竹丰产培育。该乡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林业站干部职工为成员的4个工作宣传组,走村串户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部分农户到先进村典型户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村民开展楠竹丰产培育的积极性。针对缺资金、少劳力的困难户,每个村成立由驻村干部牵头,村组干部、党员参加的帮扶工作组,上山帮助低改。对肥料及时上山并经乡里验收合格的,各村还给予竹农一定奖励。
在水口乡,两千多农户把竹林当作菜地一样种,在经常为竹山清杂、锄草、松土、施肥的同时,合理砍伐,对新竹、成竹进行标号,合理调整竹林结构。他们根据毛竹不同生长期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冬天给竹山“盖被”,夏天让竹子“喝水”,开春再为竹林配上“营养套餐”。到目前,水口已完成楠竹丰产培育4万亩,楠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亩楠竹林产值由原来的300元上升到1000元,林农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楠竹低改带来的好处。
推荐阅读: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