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曾经一度出现在桂阳。近几年全县在抓好造林绿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好管护,推行 “谁投资,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实行 “四包”责任制,即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一包到底,直至成林。并按照 “人变递补、责任不变”的原则,将造林绿化管护责任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个人,确保不因人事变动而影响造林绿化责任落实。同时,严厉打击乱占乱挖林地和毁绿损绿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今年以来,查处乱砍滥伐林木案件7起,乱采乱挖林地案件5起。同时强化森林防火。去冬以来,为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重点做到“四个不留”:即安排布署不留漏洞,宣传发动不留盲区,巡查管控不留死角,打击处理不留情面。今年以来,已行政拘留违规野外用火人员64人,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立案批捕5人;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较大森林火灾的10个乡镇的相关责任人已经进行立案调查。
此外,为确保效果,对造林全程跟踪督查,加强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监督。采取明察暗访、随机督查、个案督查、专项督查、定期督查等形式,有效推动了全县绿化攻坚各项任务的顺利落实。在今年6月初桉树造林工作督查中,督查组采取逐村逐小班逐地块进行点蔸督查,随机抽样扒开泥土查看施肥情况等方式,确保桉树造林工作按期按质完成任务。
严格督查,赏罚分明,这是桂阳确保造林效果的又一举措。荒山造林每超任务一亩给予2元奖励,荒山造林按完成任务每差任务一亩给予4元处罚。县财政投资建设的绿化工程项目全部采用 “433”的付款方式,待验收合格后兑现合同资金。强化问责机制。对任务完成进度慢,工作不力,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第一次给予黄牌警告;第二次乡镇分管副职停职,专抓造林绿化工作;第三次乡镇长 (街道办事处主任)停职,专抓造林绿化工作。凡未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乡镇 (街道)、单位实行 “一票否决”制,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三年内不得提拔调动。同时,加大森林放火问责力度,严格执行 《桂阳县森林防火工作特别规定》 (桂办发 [2011]41号)文件,对1次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亩以上或过火面积1500亩以上的,给予乡镇党委书记、乡镇 (农林场所)分管领导免职处理。
如今,漫步在桂阳的广场或街道,有如在林中穿行般惬意;步入桂阳的乡村小道,清新空气中夹着绿意,让人不禁驻足流连。
创森蓝图:到2014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既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金字招牌’,我们要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抓创建,迅速掀起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热潮。”桂阳的决策者们深知生态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意义。前不久,桂阳确定全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64%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江河湖库等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古树名树保护率达100%,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率达9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35%以上,到2014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目标既定,桂阳又将掀起新一轮绿化攻坚热潮。创建 “国家森林城市”,桂阳将重点建设三大体系:即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绿色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一方面是加强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境内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保护力度,加强湿地保护,构筑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屏障;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稳定提高水平森林覆盖率。同时,实行 “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等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设发达的绿色产业体系主要是加快油茶产业、竹产业、种苗花卉基地建设、林下经济发展以及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开发,推进林业结构升级。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要积极打造生态文化节庆活动,抓好森林文化场馆和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充分挖掘树文化、花文化、竹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和重点,桂阳将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城镇绿化。集中力量打一场城镇绿化提质战役,特别注重搞好城乡结合部的绿化提质,县城结合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抓好城市道路、庭院、游园绿化。今冬明春抓好宝蓝南路、翡翠南路、芙蓉东路、迎宾路、金叶路、珍珠大道等6条道路的绿化和东塔、宝岭两大公园的绿化提质以及映泉、塔背两个新游园建设,完成庭院小区绿化6个,实施城区规划区内裸露地绿化治理工程,确保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
二是突出抓好通道绿化。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道路两侧林带宽度不足、高度不够、缺株断带的问题,努力提升主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县、乡道道路绿化水平。集中力量消灭通道两边可视山头和地段的 “癞子山”,做到基本上看不到 “天窗”,形成点、线、面接连不断的森林网络。重点抓好X060、X068等268.593公里县道绿化和1.372公里乡、村道绿化。
三是突出抓好村镇绿化。积极开展 “绿色乡镇”、 “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加强绿化示范乡镇和绿化示范村建设。绿化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即:镇区主要道路两旁栽植 (6公分)行道树,应栽尽栽,不断线,数量1000株以上。建一处以上公共游园或一处以上公共绿地 (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绿化相关庭院,要求所有单位独立庭院绿化率30%以上。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即:集中绿化一个自然村,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小游园或公共绿地(100平方米以上),村组公路沿线两侧及村旁、水旁栽植一排200株以上绿化大苗(规格6公分以上),10户以上村民房前屋后花园式庭院绿化。今冬明春要建设绿化示范乡镇6个、绿化示范村33个。
四是突出抓好水系绿化。按照在河流两岸营造水土保持林,在水库四周营造水源涵养林,在重要水源地实行封山育林要求,高标准建设水系生态绿地。重点抓好西水河 (城区段除外)、舂陵江沿岸风光带建设8公里,建设贤江水库、莲塘水库四周建设水源涵养林带,水库周边绿化荒山1630亩。完成沿河道溪流绿化92公里,小型水库绿化5000亩。
五是突出抓好荒山荒地造林。在抓好城边 (含村镇边)、路边、水边第一层山脊的荒山荒地造林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生态脆弱区绿化提质,特别是对矿山矿区、施工场地、边坡等黄土裸露地,以及疏残林地、石漠化地区等,要加大植被恢复力度,加强石漠化治理,依靠科技手段和专业队伍,提升造林绿化质量,使其尽快绿起来。今冬明春全县要完成荒山荒地造林8.5万亩,其中:桉树等速生树种造林2.3万亩,矿区植被恢复0.5万亩。
六是突出抓好封山育林。对全县森林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划分禁伐区、限伐区、开发区,通过 “禁伐、禁荒、禁火、禁猎、禁牧”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县里已制定出台了 《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实施意见》,明确2012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为封山育林期,在此期间,不得随意采伐林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里确定的封山育林范围,加强林政管理、严格依法治林,落实 “五禁”制度,从严打击林业违法犯罪活动。引导群众正确处理林业生产发展与封山育林的关系,推进林业生产转型发展,鼓励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特色经济林、林业苗圃、林下经济等现代林业,促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七是突出抓好森林防火。森林防火是影响造林绿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森林防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森林防火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落实森防责任,创新森防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加强巡逻巡查,确保林木资源安全。鼓励和倡导稻草还田,严禁私自烧稻草、沤火土灰、放 “孔明灯”及炼山整地等野外用火行为。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掌握火情,及时调度到位,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抢抓扑火时机,切实把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巡查分队,对各乡镇 (街道)、各成员单位、各林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考核和巡查,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对森防工作扎实、年度内未发生森林火灾的乡镇、林场予以奖励;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森林防火工作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蓉城大地,满目鲜绿,一幅美丽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推荐阅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