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5月14日消息:昔日靠玩转泥巴蛋的平舆农民如今纷纷洗脚上田,积极扮演多重角色,争当宣传员、协调员、信息员和技术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一展靓丽新姿。于是,一拨又一拨的新农民走入我们的视野——
宣传员
“宣传单让俺们吃了一粒定心丸,啥叫综合直补、补多少一目了然。”由李屯乡柳屯学校退休教师魏铭等人编写的《2006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政策宣传单》通俗易懂,甚受平舆农民欢迎,目前已免费发放2000余份。
而象魏铭这样的农民宣传员在平舆县已有500多人,他们自编宣讲材料,组成宣讲团,以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荣辱观教育、普及计生法律知识、规范村规民约等为主,深入农村、中小学等单位进行广泛宣传。
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平舆县培养出一大批读报员、讲解员,组建了以离退休干部、教师、民间艺人和致富能人为主体的农民宣传员队伍。农民宣传员通过发放政策明白单、组织形势政策巡回报告等,让农民在教育中感到形势在鼓舞人、政策在激励人、教育在感召人。
协调员
近日,正当西洋店镇小周庄村民周清明为宅基地的事而一筹莫展时,村里的民情协调员主动上门为其排忧解难,周清明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乡镇机构改革后,平舆县各乡镇为“零距离”接触群众,成立了由村干部、农民党员、农民代表等组成的民情协调员,实行24小时工作制,协调解决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配合解决的,报请相关部门,颇得群众好评。
小到邻里纠纷、红白喜事操办;大到干群关系,只要涉及到群众利益的,民情协调员都要“管”个“水落石出”。
民情协调员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群众“指南针”的同时,已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准参谋。止目前,民情协调员已帮助群众解决难题800多个,办实事、好事15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
信息员
“以前由于消息闭塞,俺们外出打工处处碰壁;现在倒好了:俺村的信息员‘牵针引线搭鹊桥’,使俺们少走了好多弯路,打工挣的钱也翻了个……”聊起信息员,家住高杨店乡陈刘村的陈冉说出了众多农村打工仔的心声。
近年来,劳务淘金成了平舆农民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然而,伴随而来的劳务信息短缺逐渐成为制约劳务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平舆县在完善县、乡各级劳务输出机制的同时,在全县220个行政村聘用100多名头脑活络、人缘关系广、社交能力强的农民担当信息员,及时发布外界劳务需求信息。
在信息员的帮助下,平舆县已有5000名农民工在外地找到了“娘家”,每年直接创收2000多万元呢。
技术员
双庙乡梁桥村的秦三中因为爱钻研农业科技,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土专家”、“田秀才”。他利用学到的技术,带领全村发展特色优质果苗生产,推广“一年三种三收”套种法,使本村迅速走上了致富路。
李屯乡普照寺村农民、稀有树种植大户林军化手把手向乡亲传授致富技能,并带头成立了稀有苗木协会,建立了王庄农贸市场,实现年销售额近千万元。
近年来,科技型农民在平舆层出不穷,大批科技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平舆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开“教育渠”,引“科技水”,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建立科技人才工作站、信息库。目前,全县已拥有各类科技人才4000多人,其中有1500多人获得了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