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日消息:挖坑、栽树、浇水、施肥,在常人看来,这就是种树的全部过程。但是,您的树真的种对了吗?4月28日,在湘潭县林业局,负责林地测土配方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过去这种“想种就种”的种树观念不科学,也不可取,而林地测土配方技术通过给土地“把脉”,为适地适树科学种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种下去的时候只有一根手指那么长,现在已经平膝盖高了!”目前,在湘潭县梅林桥镇白云峰上,成片的国外松长势喜人。梅林桥镇林业站负责人说,这都多亏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来帮忙,才使得这座树木难以“成材”的山林终于开始重现勃勃生机。原来,白云峰上两百多亩山地一直种的都是杉树。
然而10多年过去了,原本早就可以成为“栋梁”的杉树却总也长不大。这些树不仅比同期正常生长的杉树矮,而且树干也细得多,远远达不到可利用的要求。直到湘潭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后,大家才明白杉树长不大是因为这片土地不适合它们。打开湖南林业信息网,林业站工作人员找到白云峰林地,在测土配方适生树种一栏里,推荐树种中并没有杉树的名字,而国外松等却赫然在列。
“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树,这需要讲究科学依据。”湘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达150万亩。和白云峰一样,不科学的种植不仅导致一些林地林木生长缓慢,效益低下,而且严重浪费了资源。2010年,湘潭县开始推广应用林地测土配方技术。通过取土、土壤分析、建立数据库等,目前已有40多万条林地信息被录入林地数据库。
只要登录湖南林业信息网,通过输入身份证号或林权证号就可以查到湘潭县任何一块林地的信息。信息里,适合种植的树种推荐、品种介绍、栽培技术以及投资风险等都一目了然。林农们不仅知道什么样的土地适合种什么样的树,而且可以在测土配方技术的指导下,在施肥的时候实现土地“缺什么,就补什么”,有效地改良了土地。而更让林农们感到方便的是,以往遇到什么困难想找专家帮忙总是有些费周折,但现在不同了,从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到县、区级或市级林业局科技人员,再到省林科院的专家教授们,他们的联系方式都公布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里,林农们可以直接拨打他们的电话进行咨询。
湘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地测土配方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3年多来,共指导造林10多万亩,至少减少造林成本近500万元。湘潭县也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林地测土配方先进单位。今后,湘潭县将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信息库,为营林生产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土壤数据。而且,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库终端显示设备,让林农们能够更快捷方便地查询信息,并在信息指导下更加科学地造林。
推荐阅读:
(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