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7日消息:“闲时曲情观飞絮,树边好香泛红霞。”勾勒出的就是桃源县一幅恬静、幽美、和谐的生态画卷。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面积4441平方公里,采菱城、“三阁三塔”、星子宫、马援石室等古迹遍布县内;桃花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云界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华秋沙鸭沅水湿地公园梯次呈现;沅水99公里河段穿境而过,两岸青山如画,江中碧水如缎。
该县于1997年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又于2004年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县四大家历届班子始终立足该县的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咬定“生态立县”战略不松懈,秉承自然恩赐、尊重生态规律十几年如一日地不断探索、创新:
一是生态建设机制完善。书记、县长、人大主任亲自抓,在确保有组织保障、有规划引领、有宣传渲染、有协会参与的基础上,实施“两个单列”,即考核单列、工作经费单列。
二是生态建设措施有力。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以来,全县共关停2家小纸厂,9家水泥厂,关闭藠头生产线一条;对近百家采钨采金企业进行了规范整治;全县重点医疗机构全部建成医源性废水处理站;全县重点企业全面开展限期治理;9家企业进行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4.33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动率为同比下降7.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率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4.19%,COD排放总量削减4.5%;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三是生态建设项目落实。2009年,建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2.5万吨;2013年,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50吨;县城区加快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占地100亩的体育公园已全面启动建设,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8.4平方米。至2012年,全县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8个,项目覆盖5个乡镇16个村,专项资金总额为1060万元。
四是生态建设指标提升。根据该县自查结果显示,2012年末,国家级生态县考核5项基本条件中有4项符合要求,22项建设指标中有12项达标,创建达标率达55%。全县已建成生态乡镇23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9个;生态村95个,其中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26个、市级生态村67个。
通过“生态立县”战略的确立,桃源县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共建美丽桃源氛围日益深厚,桃花源里的城市生态桃源已乘风起航!
推荐阅读: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