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0日消息:最近,一棵年龄约400年的古樟树在湖南长沙市区引发一起严重的“交通阻塞”事件。这棵在当地“寿星”树中排行老三的大树,以其罕见的庞大身躯挡住了待修城市干道———新韶山路的半边路面。近一段时间,是“移树让道”还是“让道于树”,成了成千上万长沙市民热议的话题。
市民“让道于树”的强烈呼吁,引起了市委书记梅克保的关注。7月10日,他特地作出“四百年古樟必须保护,道路规划可以修改”的批示,要求园林、规划部门想方设法保护好古樟树。这则消息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舆论对新韶山路建设指挥部“就近进行移栽”设想的批评“火力”逐渐减小,但市民的相关建议仍未停止。
此次“让道于树”有利于对古樟进行原地保护,但必须重新调整设计方案、追加建设成本。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说,古树名木是国家明令必须依法保护的对象,也是见证长沙历史的活文物。“而现在竟然需要民意推动和领导‘批示保护’,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道路规划之初是如何勘测的?了解到这棵古树之后是否向专业机构进行过咨询?相关部门是否尽到了把关的责任?”长沙市原城建系统一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长沙市区现有挂牌保护的700多棵古树名木是10多年以前摸的底,而随着近10年来城市框架的不断扩大,一些待开发建设的地区肯定还有像这棵古樟一样的树没有被“统计”进来。
“这种状况,说明在我们的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缺陷。”这位老同志说,如果还是像今天一样心中无数,有限的城建资金和古树名木都是经不起这般折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