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湖南: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通道“新极地”
市场动态

湖南: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通道“新极地”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赵旭东 日期: 2013/11/25 9:57:05
近年来,通道紧紧围绕“通道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世界文化品牌、占领世界文化高地”目标,以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为平台,重点建设和开发皇都侗文化村等14个特色村寨,积极向国家和联合国申报区域性保护区。芋头、横岭、坪坦、阳烂、中步、高步等6个侗寨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望填补湖南“世界文化遗产”空白……

 通道县情:

通道区位独特,三省交界。通道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怀化市最南端。境内209国道、221省道、枝柳铁路、包茂高速贯穿全境,邻近有桂林机场、黎平机场,周边有邵怀、厦蓉、贵广高速和贵广高铁,是南下两广、西进云贵的重要门户。

通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宋崇宁元年(1102年)置罗蒙县,翌年(1103年)改名通道县。1954年5月7日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面积2239平方公里,人口23.75万人,有侗、汉、苗、瑶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8.1%,其中侗族人口占77.9%。

通道生态秀美,遗存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74.56%,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168平方公里,区内有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万佛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龙底生态漂流、皇都侗文化村等;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侗寨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通道风情浓郁,民风淳朴。侗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侗族语言、服饰、歌舞等13个方面习俗保存完整,独具特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市级传承人26人,是全国唯一的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通道旅游:

通道旅游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全域旅游。进入通道境内,到处都是碧水青山蓝天,到处都是侗寨人文景观,全县都是旅游景区。二是立体旅游。主要有四大类旅游资源:生态的自然景观、民族的侗文化资源、红色的通道转兵、神秘的再生人现象。三是产业旅游。一方面,围绕旅游办产业,即围绕旅游办农业、办工业、办城镇、办服务;另一方面,各类产业旅游化,如把农业办成观光农业、把侗锦织造办成技艺展示性项目等。四是协作旅游。对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双方相互设立旅游机构,签订互利双赢的合作协议。

当前,通道旅游总体形势“风生水起,百事待兴”。一是影响扩大。近年先后筹划举办中国芦笙艺术节、中国侗族民歌节、湘桂黔民族旅游商品博览会、大戊梁歌会等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万佛山4A景区挂牌开园、万佛山·侗寨全国摄影大赛、万佛山·侗寨旅游活动周、铁骑决战万佛山等大型营销活动,在桂林、柳州、怀化、长株潭、广东等地积极开展营销活动,通道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景区提质。实现万佛山景区、龙底生态漂流、皇都侗文化村、芋头侗寨、坪坦侗寨等景区景点的改造提质。三是交通突围。初步形成了以枝柳铁路、209国道、221省道和包茂高速通道段(12月10日正式通车)为主干,以县际公路为网络,以乡村公路为补充的交通体系。逐步形成靖黎三龙绥1小时经济圈,怀邵桂柳2小时经济圈,华南泛珠5小时经济圈。四是市场活跃。一方面外地游客络绎不绝,2012年共接待游客28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21亿元,增长21.8%;另一方面,旅游投资市场升温,旅游战略投资商纷至沓来。五是群情高涨。老百姓盼旅游、办旅游、兴旅游的热情旺盛。

通道旅游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实施“246”计划,就是打造2张名片、夯实4项基础、提质6大景区。打造2张名片,就是通道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万佛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夯实4项基础,即加快基础接待设施建设,做活系列节庆基本活动,加强旅游工作队伍建设,推进侗寨风貌环境整治基础工程;提质6大景区,就是提质万佛山景区、龙底漂流景区、百里侗文化长廊景区、通道转兵会址恭城书院景区、通道再生人现象坪阳景区、县城5A级景区。

侗寨“申遗”:

鼓楼、寨门、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三宝”。目前,通道全县共有鼓楼267座,寨门118座,风雨桥117座,凉亭256座,戏台92个。文物资源方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马田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坪坦河风雨桥、白衣观、恭城书院、兵书阁及文星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横岭鼓楼、阳烂寨门、陈团寨门、坪溪寨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以及不可移动文物416处;文化遗产方面,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侗族芦笙、侗戏,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大戊梁歌会、侗族喉路歌、侗款,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

近年来,通道紧紧围绕“通道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世界文化品牌、占领世界文化高地”目标,以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为平台,重点建设和开发皇都侗文化村等14个特色村寨,积极向国家和联合国申报区域性保护区。芋头、横岭、坪坦、阳烂、中步、高步等6个侗寨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望填补湖南“世界文化遗产”空白。

推荐阅读:

财政杠杆撬动绿色经济发展

四川泸州:提升绿色经济加快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大连旅顺口区转变发展方式促绿色经济发展

福建龙岩:走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樱花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