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路砂子塘附近路段
集中种广玉兰,点缀樱花、山茶,形成“树林”
记者从韶山路袁家岭附近,一路走到人民路以南的路段,这一带也在进行绿化改造,归属地到了雨花区。道路中心绿化带仍以低矮的灌木为主,道路两边的绿化带用围挡隔开,工人正在栽种树木。在韶山路砂子塘一带,这里的中心绿化带同样被围挡起来,已经启动改造。
改造目的雨花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提质升级,也是选择绿化相对较弱的地方,路中央的绿化带将集中种植广玉兰,形成“树林般”景观,树林之间还将点缀樱花和山茶树。
【链接】
石楠花异味曾引网友吐槽
此前媒体报道,石楠花因为味道难闻在武汉引起广泛争议。一名孕妇网友发帖称“(石楠花)味道令人作呕,这花会有毒吗……”还有网友吐槽,起初以为是喷药,还有人给该树起名叫“臭粑粑”树。
当时武昌友谊大道柴林头一带,在长达1公里的马路两侧花坛中,种植着石楠。武昌区园林局绿化科曾对此事回应,石楠是武汉一种常见的绿化植物,并非近些年才引进。至于该植物的花香是否对人体有害或过敏?他表示暂未听说,也无人反映。据了解,针对石楠花的怪味扰民,其他城市市民也有反映。
【规划】
城区“林荫大道”计划启动
目前,长沙多条道路正在补种新树,林荫大道计划已启幕。岳麓区:银杉路、岳华路、观沙路、杜鹃路、含光路及茶子山路,这“三纵三横”6条道路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绿化提质改造。其中观沙路配置大量银杏树,杜鹃路配置高大茶花树,含光路中心乔木则种植木槿,实现“一路一景”。
雨花区:绿化提质道路(地段)主要有人民路(芙蓉路至浏阳河大桥)、韶山路(人民路至桔园立交桥路段)、韶山路立交桥垂直绿化(含广济桥)、杨子路(湘府东路至殡仪馆)以及新花侯路。
开福区:芙蓉路八一桥到波隆立交桥路段的林荫大道建设,计划于本月完工。园林部门采取四季搭配的原则,将绿化带里原来的灌木女贞移到其他需要补栽、补种的路段,引进了冬天开花的山茶树和4月到11月长叶的银杏
天心区:5月底或6月初,南湖路将变身天心区第一条林荫大道。该路段将新增4400平方米绿化,更换和新增桂花、银杏、红叶石楠、栾树等各类乔木共800株。
芙蓉区:人民路和芙蓉路沿线小游园将以“都市植物园”为定位,种植樱花、紫玉兰、茶花等20余种开花植物。
八一路、韶山路小游园,则致力打造立体风景,红黄等暖色调低矮乔木将与银杏、樟树等高大乔木层次分明,相得益彰。
远大路沿线则打造江南园林风格,小游园内除绿树花卉外,还将布局古朴石景、青砖石径等。
【专家建议】
尽量多用乡土树种
省森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廖菊阳表示,灌木景观相对单调,红叶石楠加小花绿化更立体,但养护成本也高。
从经济方面考虑,廖菊阳建议绿化还是少动。“从景观的角度,园林设计师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5年、10年甚至更远呈现的景观效果。”廖菊阳说,从一开始考虑科学物种搭配,就不需要调整了,除非是完全淘汰了,或者是道路需要进行改造。
廖菊阳建议,多做一些城市森林,因为它的绿量还是比较大,而且养护成本较低。在改善绿化时尽量多用乡土树种,也考虑树种多样性。太单一的物种,一旦发生生物灾难,比如说虫害啊,这对物种而言是毁灭性的,多样性植物其实也是可以缓解审美疲劳的。
推荐阅读: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