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创建:播撒“两型”绿色种子
两型社会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关联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以示范创建为抓手,湖南推进两型进家庭、村庄、校区、社区、企业、园区、景区、办公区、门店等;在全省掀起了全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热潮。
2013年,两型示范创建领域由最初的6个单位类别,扩大到机关、学校、企业、小城镇、社区、村庄、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店、旅游景区、家庭等10大类别,范围以点及面,从最初的长株潭三市本级,扩展到三市所属县市区、环长株潭城市群及郴州的郴资桂两型示范带,乃至全省14个市州,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都领办示范点,探索成功经验,让大家学有样板。
示范创建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得以倡导和推行。长沙市咸嘉新村社区成为全国首批“四嘴分类垃圾桶”试点社区,生活垃圾细分为“可回收类垃圾”、“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其他类垃圾”。隆回县星星村节能产品入户率达60%以上,垃圾处理实现“零输出”。
示范创建进校园,小手牵大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不久前,《湖南省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实施,两型教育正式走进全省孩子们的课堂,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湘潭云龙实验学校等一批中小学已形成硬件相配套,教育有课本,实践有活动,科研有课题的比较完整的“两型”教育体系,全面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示范创建似百舸争流,两型理念已由城区延伸到了农村、由机关延伸到了学校、由单个企业扩大到了园区、由家庭拓展到了社区、门店,范围涵盖生产、生活、消费各领域,对象覆盖工人、农民、社区居民、机关干部、学生等广大群体,千家万户展开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吃住行游”经历一场绿色嬗变,形成了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两型社会的生动局面。
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也成就了一批公共环保品牌。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组建了“守望母亲河”湘江流域民间观察和行动网络,成为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第一个公众平台,在湘江流域建立11个志愿者工作站,覆盖湘江流域的8条一级支流、3大污染重灾区。湖南环保联合会举办“争当两型小先锋”、“跟随大雁去迁徙”等两型公益活动,1000多万青少年踊跃参与。
大力支持两型示范创建,省财政安排7000多万的引导资金,撬动20多亿元创建资金投入,两型社会建设已由初期的营造两型氛围,向体制机制创新、技术产品推广、工程项目建设深化。
“处处皆两型,人人可两型”。如今,湖南社会公众主动参与两型社会建设蔚然成风。全省1700多万家庭重拎菜篮子、布袋子,使用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实行垃圾分类、旧物回收成为习惯;“光盘行动”成为自觉行为;“绿色出行”渐成潮流。
两型家庭、两型社区、两型学校、两型园区……在示范创建的精彩实践中,全省涌现出342个先进示范典型,如同342颗绿色的种子,播撒在湖湘大地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生长、蔓延、壮大,满目葱茏。
推荐阅读: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