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铁架嵌入古樟的树干深处,
一年前铁架上拉着两根电线,现在又多搭上了两根。
时隔一年,晾衣绳上还是挂着厚厚的冬衣,而变本加厉的是,
古樟周围已成了一个废品回收站。徐媛摄
去年12月20日,《百年古樟在夹缝中呻吟》一文见报后,曾引起较大反响,许多读者来电反映身边的树木也遭到破坏。这篇报道当时还引起了开福区园林管理局的重视,该局工作人员对保两棵古樟提出了3项建议:拆除周围建筑,以使古樟通风透气;砌筑通透式铁处理好周围的排水问题。该局还表示会把“关于保古樟的请示”上报到市园林局、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
但记者一年后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却更令人痛心。古樟依然在狭小的空间中生存,嵌入树干深处的电线铁架上又多搭了两根电线,钉在樟树上的晾衣绳晾晒着厚厚的冬衣,周围依然垃圾遍地。不仅如此,古樟旁不知何时成了一个废品回收站,大量的废品堆积在旁边。据附近居民介绍,虽然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但这两棵树依然没有得到有效保。卡住大树的民房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一位过路市民感慨地说:“如果围绕着两棵古樟建一个很有特色的街头花园,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年,长沙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时,市政府曾倡议,每一位长沙市民都要植一棵树,为长沙再添一分绿。7月份,当一棵400年古樟遭遇“搬家”难题时,热心读者展开热烈讨论,古樟保方案最终确定,宁可花几百万元也要让道于树。政府倾心保着城市里来之不易的绿色资产,做了许多实事,但不知这两棵生长在繁华道路旁的百年古樟何时不再被人遗忘,何时能够在绿色城市中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