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千红万绿入画来 邵阳绿潮引来商机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向更生 日期: 2005/6/20 14:54:18
浙江园林网6月20日消息: 近3年来,外地客商纷纷到湖南省邵阳市来投资兴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里处处绿潮涌动,你能不感动吗?这是邵阳市以建设“绿色邵阳”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取得的喜人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71万亩,河道绿化858公里,公路绿化1019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6.8%,跃居全省第二位。
义务植树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今年植树时节,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领导和往年一样,来到大祥区板桥乡、檀江乡参加义务植树。盛茂林一边植树,一边深情地对在场的人说:“构建和谐邵阳,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市委常委、邵东县委书记王长忠在邵东县参加义务植树时对随行采访的电视台记者说:“今天植树这个场面,你们要多宣传、多报道,希望通过你们唤起全县广大群众投身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如今邵阳大地上,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国土绿化的行列中。据统计,目前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数已达387.9万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6%,累计创办义务植树基地600个,植树1.3亿株,义务植树开始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隆回县绿化委员会、林业局等6家单位联合向全县群众发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倡议,采取“见缝插绿”、“开墙透绿”、“户户种绿”的办法,营造各种纪念林,栽种各种纪念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邵阳县领导和全县机关干部群众一齐动手,仅植树节一天就植树62万株,绿化公路49公里,绿化河道37公里。新宁县掀起了“四旁”绿化百万大行动。他们以村旁、水旁、路旁、宅旁为主战场,户均植树100株,村均植树1万株,乡均植树10万株,全县完成植树160万株。
绿色通道成为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
潭邵高速公路经过邵阳市两县、3区、17个乡(镇),境内长81.3公里。去年,市委、市政府将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市长黄天锡主持召开沿线5个县(区)的县(区)长、林业局长动员大会,提出视野范围内的荒山全部植树造林,穿越线两侧用绿化大苗营造30米宽的林带,年内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好这条绿色通道。
笔架山属典型的石灰岩裸露山地,基岩裸露率在70%以上,长1公里,面积800多亩,是造林的“三难地”之一,高速公路正好从这里穿过。副市长周吉平、林业局长王德席和邵东县主要领导多次到此调查研究,采取引入客土的办法,硬是在山窝窝中把树栽起来,让山绿了起来。
双清区渡头桥镇毗邻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为做好绿色通道征地工作,镇党委书记刘祥国每天在工地上要往返跑上好几次;该镇井泉村党支部书记肖建飞为征地走遍全村家家户户。群众感动地说,我们再不把土地让出来,也对不起肖书记呀!这场会战,共计营造绿化大苗60万株,挖取土石方18万立方米,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
从2002年开始,邵阳县采取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办法,还全面铺开了207国道绿色通道建设,对沿线的5个小区,选用樟树、杜英、桂花、广玉兰等名贵花木绿化美化。县政府和沿线各村签订管护责任书,对管护到位、树木没有遭受破坏的,政府每株奖励3元;对管护不到位、树木被破坏的,从管护费中每株扣除5元。
花草绿荫编织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邵阳市在最近出台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全市主要江河和主要交通干线,视线内的荒山实现全面绿化,穿越线两侧实现高品位美化,农村社区建成生态文明家园,邵阳市建成百万人口的山水园林城市。
去年,市、县两级在地处高寒山区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扶贫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搞造林绿化和四旁植树,积极培育金银花中药材产业,完成金银花造林1500亩,四旁植树5万株。如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60%。再过两年,这里的金银花将大见成效,预计人均年可增收1500元。
新宁山,山奇水秀,林丰木茂,有山水赛桂林之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他们潜心摸索绿意:绿化即是生产,绿化即是美化,绿化即是开发。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尝到甜头的里溪村、船形村村民们,把自己房前屋后一切可用土地全部种上花草树木。他们对资江江心一个长500米的沙洲,组织村民、学生1200余人义务植树,为资江漂流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今邵阳人民又在积极筹划资江风光带绿化工程。资江在湖南是与湘江齐名的大河,是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十一五”期间,邵阳市将在切实保护好资江两岸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搞好防护林营造,着力构筑绿色屏障;同时以生态兴产业,以城镇作平台,通过对沿江城镇实施全方位绿化美化,改善发展环境,优化聚集功能,将资江沿线建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景观带和人才荟萃、经济繁荣的产业带。
编辑:七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