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湖南郴州:凝聚“创森”合力 重现“林邑”美景
市场动态

湖南郴州:凝聚“创森”合力 重现“林邑”美景

来源: 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刘宁 刘继广 周彰军 何志高 张瑜 日期: 2014/6/20 11:44:18
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郴州市森林覆盖率损失了近8个百分点,有专家曾预言:“郴州全面完成生态修复需要四五十年时间”。然而,在郴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513万郴州人民的不懈努力,郴州市仅用了6年时间就打破了专家的预言,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恢复到了冰灾之前的66%以上……

亮点频现

        演绎“创森”精彩大戏

“创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郴州市林业局局长黄伟清说:“郴州‘创森’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村镇绿化、水系绿化以及荒山荒地绿化等五大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513万郴州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聚力“创森”,郴州做得够好!

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市长瞿海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开会调度部署“创森”工作;他们每次到基层调研强调的也有“创森”工作。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换来“创森”亮点频现:

——城区绿化推陈出新。充分利用山林地貌特点,全面绿化城区“十大山系”,通过租地或征地等方式,将全市30多个城区山头全部改建为公园,建立了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具有郴州特色的山地公园体系。启动河流两岸景观整治,完成湖泊新建和提质改造。同时新建和提质改造公园游园104个,公园绿地增加190公顷,城市附属绿地增加124公顷。通过200米宽的环城防护林带串联景区、公园、游园,形成了城市绿化开放空间。

郴州市南岭植物园经营管理核心面积逾40.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是郴州林业科技基地和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共引种驯化、迁地保育植物188科842属2036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

从2012年9月开始,植物园结合“创森”实际,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不仅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而且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自然爱好者提供了亲近自然、学习林业知识的好机会。

——通道绿化精彩纷呈。将打造城市森林景观和生态服务市民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通道绿化,把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夏蓉高速、京广铁路两边列为通道绿化的重点,把全市主要通道两边打造成绿色走廊。同时,倾力打造郴州大道、郴永大道、南岭大道等30条道路绿化精品和20个节点绿化精品,有效提升了主次干道生态景观品质。

为了建设郴州大道苏仙段绿色通道,苏仙区专门建起了“一园一廊”。“一园”即竹博园,“一廊”即郴州大道苏仙段沿线15.1公里的百竹长廊。这个项目是苏仙区实施的 “创森”精品工程。项目共栽植各类竹子150余种100余万株,而且大部分竹子是从浙江安吉、江西吉安等地竹子主产区引进的观赏性极高的名贵品种,总投资逾3000万元。

苏仙区林业局总工程师杨剑说:“元宵节前后正是竹子栽植时节。这几年春节别人都是在家和家人一起团聚,而苏仙区林业局的领导和科技人员都是在外地采集竹子种苗和栽植工地上度过。”

目前,郴州市以郴州大道和郴永大道为脉络组成的 “十”字城市交通绿网已经形成,成为郴州最美的风景之一。

——城区周边生态屏障建设渐入佳境。开展城区森林景观建设,分3期对冰灾损毁的10万亩城区周边山头实施森林景观建设,共种植各类苗木1600多万株40多个品种。同时开展市城区“绿城攻坚”活动,在街道广场、山头边坡、河岸湖畔、公园绿地、小区庭院共栽植大规格苗木297.5万株、灌木132.7万株、小苗672万株,栽植各类花卉100余万株。参照公益林管理的办法,把城区周边的现有森林划为风景林,进行封山育林,建立一批城郊公园,打造城区绿色防护屏障。

桂阳县依托“创森”打造了宝岭公园、翡翠公园、欧阳海广场、朝阳广场等一张张景色优美、设施齐全的城市光鲜名片。然而,这一张张名片的背后,凝聚的是桂阳人民的辛勤汗水,宝岭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宝岭素称“八宝之地”。元明朝时期,古人就在宝岭采矿冶炼。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建了宝山铜矿,大规模进行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开采后废弃的矿渣四处倾倒,造成宝岭严重砂石化,植被几乎全部被破坏,不仅给县城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严重影响了县容县貌。

2011年,结合创建森林城市和“十二五”规划,桂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全面绿化宝岭的决定,开始向石漠山宣战。

然而,要绿化“不毛之地”又谈何容易?

桂阳县副县长龚茂礼告诉记者,为了建设宝岭公园,桂阳县采取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抽沟撩壕、客土回填,先普绿后提质等多种措施。而且,为了打造宝岭公园,县里把每年“3·12”植树节提前到“2·12”进行,整整比其他地方提前了1个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

3年完成抽沟撩壕、整梯1700亩,石漠化治理1252亩,植树造林4718亩,栽植各类树木260余万株,撒播草种1200公斤,建立以桂花、芙蓉、樱桃、南竹等以树种命名的园区达35个,一座现代化的森林公园雏形粗具。

——村镇绿化全面提速。在全市城镇、乡村居民点及其四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点亮郴州”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村镇绿化。围绕100个重点乡镇街道、集市及单位庭院的绿化,每个建设一个以上公共游园或者一处以上公共绿地。引导农民开展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植树,对村内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加强村旁风景林及古树名木的保护,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处以上公共绿地。同时通过创建森林城镇、美丽乡村,大力开展村镇、社区、企业和三边生态景观林建设,把郴州城乡建设为林网水网交融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宜章县梅田镇,素有“湘南煤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湘南富甲一方的首富之地。

但是,丰富的矿产在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这里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原本肥沃的“绿山坡”变成了光秃秃的“黑山坡”,全镇空气里都弥漫着黑尘,黑色成为街道、墙面、屋顶的主色调。

长此以往,梅田将要变成真正的“煤田”。转型发展成为梅田镇的必选之路。

结合城乡绿化攻坚和“创森”工程,梅田镇委政府制定“三变战略”,即:地下经济转变为地上经济、黑色经济转变为绿色经济、短期资源经济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经济。

3年建设,梅田巨变:山绿了、水清了、街美了、路净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梅田镇由“黑”变“绿”,正是“创森”惠民的最好佐证。

郴州多水,是湘江、珠江和赣江水系发源地。作为三江源,水系绿化是郴州“创森”不能回避的现实,也是各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围绕“创森”实施的水系生态文明工程,也是市委书记亲自抓的工程,堪称郴州“创森”的点睛之作。

郴江河,郴州的母亲河,其绿化美化堪称舍得。郴州市围绕“山水名城、美丽郴州”目标,对市中心城区河段21公里进行综合治理,新建南湖、王仙湖、爱莲湖、苏仙湖等滨河水景观工程等,绿化总面积137万平方米,总投资14.65亿元。

站在王仙湖的堤岸上,眼前绿柳婀娜、碧波万顷,天高云淡,游人如织,好一派田园风光。

苏仙区副区长李春华说:“以前河里挖沙加上开矿污染,这条河道连小鱼都没有,更别说眼前这样的美景了。”

河流治理了,湖泊也同样得到了关爱。

郴州有句顺口溜:“800里洞庭,400里东江。”这里的东江指的是资兴市的东江湖水库。东江湖蓄水81.2亿立方米,是湖南省战略性水资源地。东江湖的下游是小东江。

结合水源地保护,资兴市不仅实施了“养鱼上岸、村民下山”工程,而且结合“创森”,对小东江沿岸进行水系高标准绿化美化,绿化河堤13.6公里,高标准种植大规格楠木、樱花、红豆杉、紫薇、垂柳等乔木树种5000余株,种植狗尾草、白芒等观赏草本植物1.5万平方米,乔灌结合、林草结合,河岸第一层山封、造、管、改并重,多措施打造水保植被、观光植被,总投资2100万元。

如今的小东江和东江湖,山水相依,碧波万顷,美景如画,气象万千,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来形容这里的美景也不足为过。

开门见绿、移步异景,是一市之长瞿海感到最自豪的事。

“创森”,创“靓”郴州一片天。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